Micro OLED行业法律尽调分析
时间:2025-05-26

2023年6月,苹果公司正式发布第一款MR设备Vision Pro,该设备内屏采用了Micro OLED屏幕,Vision Pro也成为首款屏幕采用Micro OLED的产品。根据相关方对Vision Pro的成本拆解,两块Micro OLED屏幕成本接近整机成本的50%。在苹果采用Micro OLED显示技术后,部分大厂纷纷跟进,如雷鸟发布的AIR 3、傲雪科技发布的高端头显Aoxue Vision Max等均采用了该技术。目前,Micro OLED已逐步成为 XR 微显示器市场的主流技术。

Micro OLED又称硅基OLED,是一种结合半导体制程工艺和OLED技术,以单晶硅晶圆为基底制备OLED器件的新型显示技术。行业产业链可参考下图,具体包括上游的原材料、硅基背板、组装零部件、制造与检测设备,中游Micro OLED面板厂商,以及下游各类终端应用。

图片1.png

 在关键的Micro OLED中游显示制造环节部分,目前日韩企业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其中日本索尼占据全球Micro OLED面板市场最大份额,索尼也是Vision Pro的核心供应商。在国内面板厂纷纷发力扩建产能的背景下,如何对该类面板厂项目进行法律尽调,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注公司已有产能的建设情况

01 公司已有产线的建设进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的Micro OLED产线建设情况如下:

图片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公众号统计

根据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基于下游消费电子产品持续降本的需求,国内厂商已经逐步布局12寸线的建设,如项目公司目前仍未考虑布局或者12寸线仍在建设中,则未来公司在与客户对接过程中,无论是产能保障还是降本空间都将较同行业竞争对手处于劣势地位,所以需要现场核实目前公司的12寸线建设进度处于以下哪个阶段:①设备评估阶段;②设备搬入阶段;③设备安装调试阶段;④工艺调试阶段;⑤产品点亮阶段。

02 产线建设资金来源构成情况

按照微显行业的业内惯例,如建设一条完整的Micro OLED12寸线,需要的全部设备投资款超过10亿元,厂房占地建设部分也需数亿元,合计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在10多亿元。此时需要重点核实产线建设资金来源的确定性,如公司股权、债权融资进展、公司自有资金筹措情况等,避免公司因建设资金筹措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产线建设的停滞;同时还要关注公司目前主要生产设备的抵押情况,考虑到显示屏制造属于重资产投入行业,项目公司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外部融资,在进行债权融资时,银行往往会要求将重要的生产设备进行抵押,此时需要核实公司长短期的金融机构负债情况,以及是否可能存在大额的表外负债,是否存在因无法及时归还欠款导致重要的生产设备被行使抵押权的不利情况出现。

03 关注核心设备的采购情况

目前12寸产线的核心设备仍依赖于进口,如蒸镀设备、光刻设备、显影和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等,其中蒸镀设备单台价值超过2亿人民币,是设备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单体设备。目前蒸镀机主要的供应商为日韩厂商,如日本的Canon Tokki、韩国的Sunic System。虽然目前该设备不在禁止出口范围,但如后续受到地缘政治及贸易战争的影响,导致先进的蒸镀机无法实现进口,则会对项目公司产线建设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针对设备采购尽调则需核实公司目前的设备主要供应商是否为主流大厂和采购设备合同的签署情况,关注采购合同中是否约定了具体的交付周期,避免因设备无法及时到货影响产线通线进度。

关注下游大客户的拓展情况

通过核查公司已签署的所有销售合同,可以从如下角度对现有客户进行分析:如通过访谈了解已销售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而分析公司已出货产品是否应用到客户的核心产品中;考虑到下游主要应用场景为XR等设备,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间接统计使用公司产品的设备整体出货量;通过分析历年的大客户数量,可以统计客户的整体复购情况以及新客户开拓情况,进而分析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如客户群体不稳定,则需进一步判断公司产品是否存在稳定性不足等质量问题。

根据业界专家访谈,目前国内除视涯科技、京东方外,其他面板厂的12寸Micro OLED产品均未实现大批量出货。此时须要特别核查公司与潜在客户的沟通进展情况,是处于前期的技术指标交流的RFI阶段,还是已经到了就具体项目询价的RFQ阶段,尽调方可以进一步核查公司跟大客户的邮件往来、会议纪要等材料;也可以通过访谈了解是否已经完成了重要客户的验厂程序,是否已经成为潜在客户的合格供方等事项。

关注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

Micro OLED产品生产流程有四个核心环节,包括驱动芯片设计、阳极制作、蒸镀以及薄膜封装。在对面板厂进行尽调时,可以通过核实公司在关键工艺段的专利布局的质量和数量,各工艺段的良率数据,综合评判项目公司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01 驱动芯片设计能力

在该环节需要重点核实公司是否单独拥有芯片设计能力,可以通过核实是否存在芯片的委外研发合同以及公司是否存在芯片设计环节的专利,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对公司的晶圆供应商进行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如公司声称拥有单独的驱动背板设计能力,则需要进一步核实技术来源,如通过核实芯片研发人员的简历,过往工作履历是否存在相关经验等方面了解公司是否掌握显示驱动芯片的设计能力。

目前日韩厂商掌握了大量驱动设计电路的专利,可以要求提供公司设计专利与日韩厂商原有专利的区别点说明,进一步辅助投资团队判断是否存在侵犯专利权的可能性。

02 阳极制作以及蒸镀工艺

该环节对于提升产品亮度及良率尤为重要,其中蒸镀机尤为关键,可以通过核实公司蒸镀机的采购合同,要求公司提供各工艺段的性能指标监控测试报告等材料进行核实。

03 薄膜封装工艺

该环节决定了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其中原子层沉积为关键设备之一,可以通过核实公司是否存在封装工艺专利、要求公司提供封装可靠性测试报告等材料辅助判断公司在薄膜封装工艺上的核心技术能力。

目前国内Micro OLED正处于从“技术突破期”向“规模量产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所以在选择面板厂商投资时要综合关注项目公司已有产线的建设情况(优先选择布局12寸产线且建设资金充足的项目)、下游大客户的拓展情况(优先选择与大厂绑定较深的项目)、公司核心技术能力掌握情况(优先选择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等多方面因素。

除关注项目本身风险外,即便公司拥有核心技术,拥有成熟的量产产品及商品,最终仍均需统一到对公司实控人的判断上,对实控人的理解才是对项目投资的根本遵循。

来源:合规管理部 张政

封面图源:新华社

审核:薛瑶

发布:尤异